近日,景谷縣紀委監委發現該縣林草局存在對林業專項資金監管不力,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遂對該局領導班子進行了提醒談話。
“要對林業專項資金使用的各個重點環節開展檢查,加強對資金落實情況、使用效益的監督,確保上級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同時,要認真排查各股室站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對分管負責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醒談話。”
“感謝組織的關心和及時提醒,我們一定對存在問題進行認真整改,落實好監管責任,健全完善林業專項資金管理機制辦法。”
“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加強對分管股室的日常監管。”
面對被一針見血指出的工作風險點,縣林草局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對存在問題進行對照認領,也依次進行了承諾表態。這是該縣紀委監委堅持監督提醒關口前移,充分運用第一種形態筑牢防線的一幕,也是加大關心愛護干部力度的重要舉措。
去年以來,景谷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深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作為基礎性關鍵性工作,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扎實開展談心談話,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把問題消滅在初發之時,消除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保護干部、挽救干部,做到管住“大多數”,從而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去年以來,運用“四種形態”處置366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284人次,占比78%。
“把問題談到‘點上’,戳到責任單位‘痛處’,對癥開出‘藥方’,才能促進問題有效解決,避免‘一談了之’。”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
不久前,縣紀委監委在監督過程中發現某鎮易地扶貧搬遷城鎮化安置點農特產品交易市場項目實施進度監管,未按照竣工日期實施完成,結合實際分析后,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立即對分管該項目的副鎮長及責任人進行提醒談話,以壓實領導干部的責任來督促項目落實。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介紹:“現在我們已經收到整改情況反饋,該鎮已經全部完成合同規定工程。”
據了解,為精準“點穴”、有的放矢。該縣紀委監委結合實際在“精、準、效”上下功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到分類處置,對傾向性問題早打招呼,防患于未然;對潛在性問題進行提醒談話,讓其警醒;對萌芽式問題進行談話批評,責其注意;對苗頭性問題誡勉談話,令其改正,通過對不同情況對癥開好“預防藥”“康復藥”,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問題。
在此基礎上,該縣紀委監委還聚焦代表性、普遍性問題,用好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以點帶面,讓談話成果發揮“乘數效應”,同時綜合運用好談話成果,突出對重點對象談話情況的監督檢查、跟蹤問效、回訪教育,努力做到組織關懷有溫度、談話提醒有力度、紀法約束有硬度,做細做實“后半篇文章”,確保談話成果“顆粒歸倉”。(石秉娟 || 責任編輯 國懷亮)